桂林医学院坐落于驰名中外的山水名城—中国·桂林,被誉为“闪耀八桂的医学明珠”。学校建校89年来,恪守“弘德善医”校训,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目前有临桂、东城、乐群三个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等20个学院(系、部),3所直属附属医院、27所临床教学实习医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设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和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现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6500余人,有硕士生导师1004人,博士生导师76人。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服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储备师资的作用,2024年学校拟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如下:
一、设站学科
临床医学
二、招聘条件
应聘者需具备以下所有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二)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
(三)已获得或即将获得以下专业博士学位证的博士研究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医学技术、中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四)身心健康,原则上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
三、薪酬待遇及支持政策
(一)薪酬待遇:校本部自主招收的博士后实行“工资+绩效+人才津贴”待遇模式,并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年总收入25万元起。从进站次月起按月发放,累计发放不超过24个月。
(二)上级资助:享受自治区博士后专项经费资助8万/年(资助期2年),在站期间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博新计划”者,国家及自治区给予相应资助奖励。
(三)住宿条件:学校视校内房源情况提供满足基本生活条件的周转房,或给予租房补贴1100/月。
(四)职称认定:期满考核合格出站,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政策,可申请认定副高级职称。
(五)科研支持:在站期间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此外,学校还提供科研启动金3万元。
(六)其他待遇:在站期间,在子女入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项目申报、高水平成果奖励等方面与校内在职教职工同等待遇,博士后出站考核通过后,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可申请留校工作。
(七)由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临桂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主招聘的博士后,相关待遇根据各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四、招收安排及申请流程
(一)招收安排:2024年博士后科研人员招收实行“全年招收、随时申请、随时审议、随时进站”的方式。
(二)申请流程
1.本人申请:应聘者可联系有意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或学校博管办,详实填写《桂林医学院博士后岗位应聘登记表》,将登记表及相应佐证材料发送至相应邮箱。
2.进站审核:学校博管办或相应学院审核材料并组织专家面试考核,考核通过后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定。
3.办理入站手续:校内审定通过后,应聘者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注册并提交进站材料,学校系统审核后报全国博管委审批,通过后办理进站手续。
4.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
5.签订合同:进站手续办理完成后,与学校、合作导师签订博士后聘用合同。
五、博士后岗位需求
序号  | 合作导师  | 专业领域/课题方向  | 合作导师所在学院  | 
1  | 陈 健  | 激素相关性肿瘤  | 基础医学院  | 
2  | 祝宁侠  | 组织再生/毛囊生物学  | |
3  | 吕运成  | 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血管衰老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机制  | |
4  | 莫中成  | 医学/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发生  | |
5  | 黄卫国  | 肿瘤学/肿瘤免疫治疗  | |
6  | 周寿红  | 神经炎症相关疾病的防治  | |
7  | 杜 娟  | 炎症及肿瘤免疫  | |
8  | 陈 旭  | 分子生物学/抗炎免疫药理  | 药学院  | 
9  | 段小群  | 细胞治疗/细胞药物研发  | |
10  | 谭亲友  | 临床药理学/中药肿瘤学、中药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鞘脂代谢  | |
11  | 徐 勤  |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体内药物质量评价、药物代谢及成药性研究与基于药物活性评价及生物机制的药物分子发现  | |
12  | 张志勇  | 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  | 公共卫生学院  | 
13  | 曾小云  |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 |
14  | 曾怀才  | 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  | |
15  | 宋家乐  | 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的分子发生机制与营养干预策略  | |
16  | 朱小年  | 肿瘤学/消化系统肿瘤流行病学及分子机制  | |
17  | 李清华  | 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神经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 
18  | 汪丽燕  | 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机制  | |
19  | 刘洪波  | 分子诊断和新型疫苗  | |
20  | 金俊飞  | 神经鞘脂代谢通路与细胞行为及相关疾病  | |
21  | 马礼兵  | 哮喘、慢阻肺及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
22  | 蒋 伟  | 鼻咽癌的综合治疗与发病分子机制  | |
23  | 张 顺  | 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  | |
24  | 丁芝祥  | 白内障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葡萄膜炎、近视发病机制  | |
25  | 毛景松  | 分子影像与肿瘤介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
26  | 朱春江  | 遗传性血液病  | |
27  | 李 浩  | 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
28  | 李 滨  | 消化系统肿瘤发生与发展  | |
29  | 沈 翀  | 骨科材料学  | |
30  | 陈 敏  |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分子机制及治疗基础研究  | |
31  | 文 剑  | 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治疗及其研究  | |
32  | 莫碧文  | 支气管哮喘和肺纤维化  | 临桂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33  | 刘 颖  | 胃肠动力学  | |
34  | 郑天鹏  | 糖尿病神经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研究  | |
35  | 肖胜军  | 
						1.鼻咽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  | |
36  | 罗婧莹  | 1.硬皮病的临床与基础2.皮肤病理  | |
37  | 欧明林  | 
						1.遗传性疾病细胞模型的构建及致病机制研究  | 
六、联系方式:
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门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校博管办  | 梁金妹  |                    
						0773-5895369  | gybgb@glmc.edu.cn  |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 黄 凯  | 13667838580  | 604655840@qq.com  | 
临桂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刘雯倩  | 13557332699  | gyefyrskgg@163.com  | 
附件【桂林医学院博士后岗位应聘表格.doc】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www.glmc.edu.cn/info/1058/54463.htm
Copyright@2024 博后人才(www.boshihou.cn) 版权所有
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bshjobs#163.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0337号-3
专注博士后招聘领域